金秋時節,踏一路艷陽,我們來到大青山腳下,呼和浩特以南二十余里處的昭君博物館。博物館位于呼和浩特市郊,遠離喧囂,環境清幽,遠看一派蒙古風格與情調。
進入大門,沿寬闊的甬道前行,甬道兩側垂柳依依,不遠處一尊王昭君的漢白玉塑像映入眼簾,昭君體型纖弱,神態端莊、秀麗,神情恬然地眺望著東南方向,沐浴在秋日的艷陽下……很難相信就是這樣一位文弱女子在中國的歷史上占有很高的歷史地位。再前行是兩尊銅鑄的塑像,呼韓邪單于與昭君騎馬并行,兩人塑像均為胡騎裝束,昭君眉首微頷,一副嬌羞狀,單于身材威武粗狂,正側目深情地注視著她。
甬道左側是匈奴文化陳列館,正對館門是蠟塑的昭君和親場景,場景呈現一派祥和氣氛。館中陳列著近年來出土的匈奴文化文物。在博物館中,聽導游將兩千年前的故事娓娓道來:公元前33年,呼韓邪單于入西漢求和親,王昭君以其非凡的氣度與遠見卓識,不畏北疆的風沙嚴寒,自請遠嫁邊疆,從此結束了漢匈兩族一百五十多年的敵對狀態,把深受戰爭煎熬與折磨的兩族人民從戰爭的火坑中挽救出來,為邊塞人民帶來了和平與富足,昭君出塞后的六十年是漢匈和睦相處的六十年,留下了“昭君出塞”的歷史美談,昭君出塞歷時七個多月,才到達當時漠北的單于庭烏蘭巴托附近,現在蒙古共和國的首都,隨著匈奴的南遷,后來到呼和浩特,昭君的晚年生活是在呼和浩特度過的。
朝正北前行是高大的青冢———昭君墓。據記載它是中國最大的漢墓之一,遠遠望去,青冢上青草覆蓋,郁郁蔥蔥,襯在藍天白云下很是氣派與顯眼,殊不知它已歷經兩千多年歲月的洗禮,沿墓左側石階拾級蜿蜒而上,墓頂為方形平頂,平臺正中建有一小亭,亭中是王昭君的石碑像。站在平臺上向南望去,整個博物館的全貌盡收眼底,藍天白云下,綠樹掩映中,白頂蒙古包式的單于大帳與匈奴文化陳列館頗為漂亮,向北望,大青山隱約可見。
參拜的游人很多,足見昭君在人們心中的位置。在古代女子不能領兵打仗報效國家,王昭君以其特有的遠見卓識,為漢匈兩族的民族友好事業做出了不朽的貢獻。歷經滄桑,兩千年后人們并沒有忘記她,正如歷史學家翦伯贊所說:“王昭君已不再是一個人物,而是一個象征,一個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個墳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歷史紀念塔。”(劉耀美 205車間)